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编辑学

《中国青年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稿件配置案例

2019-04-02 10:32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2005年9月6日至23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七版的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组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为名的专题报道。其中新闻报道、新闻述评各10篇。该组报道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当代青年农民工的崭新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况、精神追求,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整组报道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农民工报道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在版面编排上,“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在第七版“经济版”的头条位置刊发,在位置上使报道得以强势突出,并且每刊发一篇报道,就辅以相应的新闻评述。评述视野开阔、观点鲜明,进一步提升了同步报道的深度和感染力,也进一步体现出为新闻报道适当配置评论的良好效果。

案例成果

  图1 2005-9-6



  图2 2005-9-7



  图3 2005-9-8



  图4 2005-9-12



  图5 2005-9-13



  图6 2005-9-15



  图7 2005-9-16



  图8 2005-9-20



  图9 2005-9-22



  图10 2005-9-23


案例访谈

  [编辑自述]

  倡扬人本精神表达社会关怀


  --中国青年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策划、编辑经过及思考

  编者按: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着太多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作新闻报道,对认真负责的新闻媒体而言,同样也是个“问题”。你要报道事实,并且报道要客观;你同时要提供认识、引导认识。就像一盏灯,让人看见周遭真实的境况,又要让人看清前方的路。照亮而不煽情,这样的“平衡”确实不易。刘畅讲述的这段经历,相信会引发同业很多思考。

  2004年初,我接到了一位来自山西的农民工子弟的来信。信中,这位尚未成年的孩子写道:“我听别人说过,农民工讨工钱特别艰难。他们常住在桥洞下,啃的是冷馒头,喝的是凉水。我知道北京很冷,前几天还下了雪。每次想到父亲在寒风中的样子,我就忍不住流泪。他是我的父亲呀。我想,我一定要为父亲讨回工钱,我不想失学。”这位孩子的倾诉,流露出拿不到工钱的农民工家庭的惨淡情景,在中国青年报一版显著位置刊出后,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年,我还接到过一些民工的求助信,依然是讨要工钱。虽然在有关各方努力下,他们拿到了工钱,但这一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依然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近年来,我先后去河北白沟、北京丰台等地调查过农民工苯中毒事件,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发生了损害权益、危害健康的事件,让人扼腕叹息。如何依托版面,组织一次全景式、多方位、反映这一群体真实生存状况和现实问题的系列报道,成为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

  2005年夏天,在临时受命负责经济新闻部工作之后,我一直与经济新闻部的记者、编辑们商量,如何开展一次“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此时,一些媒体开始广泛报道农民工杀人事件,报道笔法煽情、大胆、勇敢,甚至带有明显的“有罪者无罪,失德者有德”的社会控诉倾向,几乎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消费主义盛行、公平缺失、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说实话,把充分的同情给予杀人者,需要巨大的道德勇气,因为这样的同情首先颠覆了社会伦理常识,即杀人这种暴力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非法行为,可以通过记者情感和观点的演绎,从“杀人可耻”到“杀人情有可原”最终到“杀人有理”,除了强调杀人者所面临的普遍的现实困境和现实问题,还要忽略和漠视被害者的无辜和不幸,强烈的道德倾向其实是建立在道德冷漠基础上的主观表达。这样的报道更像文学作品,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有可能危及新闻客观与公正的危险区域”(高钢《新闻写作精要》161页)--“特稿写作常常运用各种文学的描写手法,这就为记者放纵自己的情感提供了诱惑。”因此,“记者本人不要在特稿中直接发表自己的议论--这是避免掉入非客观与非公正陷阱的最有效的办法。一切用事实说话,这条新闻写作的铁律在特稿写作中仍然不可动摇。此外,保证新闻客观与公正的所有操作原则与方法在特稿写作中不仅是适用的,而且是有效的。”

  因此,确定报道样式和思路时,我们选择了“新闻跟评论分开写”,近年来,我们不断听到来自新闻学界的劝告,甚至法学界专家也认为这是媒体避免诉讼的有效途径。因而,这组报道确定为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特稿+评论”,而且,这组报道将为一个长期以来处于弱势的群体提供真实的生存信息和投影,对于中国青年报近年来系列报道的实践而言,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主题有了,报道样式有了,我们依旧面临着难题--这样的主题先行报道如何新闻化?如果没有新闻性元素,这又是一组观念大于事实、陈词多于新意的报道,对于编辑、记者而言,这无疑将是失败的。从主题先行到新闻操作,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同行们曾经总结“主题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的操作方式,对于一家承载着“发现问题、设置议题、提供认识”的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大报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因此,作为系列报道,还必须在新闻性、思想性上有独特的建树。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调整了自己的认识,注意超越所谓的城里人意识,即面对农民工问题时,最多停留在“你不让我好过,大家都过不好”的城里人思维模式上的“思危”意识。而是以人为本,研究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真问题”,贴近农民工,真实反映他们的生存状况和诉求、愿望。随后,我们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策划案,策划案因为停留在“问题和认识”上,因而,所设计的十多个题目,依然是憋在屋子里想出来的“拍脑门工程”,距离实现一组成功的新闻性专稿和评论尚有距离。正在值白班的中国青年报编委梁长春组织几个编采部门开会,听取了我们的策划方案,提出“发挥记者的能动性,形成编采良好互动”,并请示了总编辑李尔亮。随后,梁长春老师不断督战,希望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尽早成型、出炉。

  经济新闻部记者何磊报告线索,广东一家工厂老板主动让工人们组织“员工委员会”,遇到问题与自己谈判,这种尝试值不值得报道?梁长春认为可以先去采访,就这样,何磊出发去了广东。随后,通过团中央、北京团市委提出线索,两名有代表性的农民工人物出现在我们眼前,记者吴姗很快联系采访。此前,中国青年报湖南记者站记者洪克非报来线索,长沙市有关部门修建了农民工公寓,但很少有农民工前往入住,经过较长时间的采访,终于了解到是路途遥远、申请条件苛刻等原因,导致了政府的“民心工程”没有得到农民工回应。当记者们的稿子开始陆续发回时,综合新闻部崔丽约来稿子,是中国青年报江苏记者站记者郁进东的“民工子弟小学入住高档小区遭抵制”,特别报道主编周旬提供线索“石家庄破获一起抢夺案,参与的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等,迅速汇入了《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为这组报道增添了极为可贵的新闻性。

  2005年9月6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推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特稿提供新闻故事,评论提供观念和认识,为了体现文体创新,梁长春老师提议,配发评论专栏名叫“新闻评述”。整个系列报道结合“事件、人物、现象”,就新一代农民工的真实生存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为了保证观点、认识和思想风格的统一,由我来为每一篇报道配发评论。

作者:刘畅 青年记者2006年第3、第5期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一:

  《拥有了北京户口的打工青年感叹:我们这一代人很不同》

  【新闻故事】来自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农村的26岁青年年雪飞,在别人所说的“臭保安”、“看门狗”的异样话语和怀疑目光里,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周围人的认可,成为北京市十佳外来务工青年,获得了北京户口,娶上了北京姑娘。

  【新闻评述】《这个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气质》

  【评述视点】新一代农民工生长环境不再缺衣少穿,在别人眼里,他们不再是吃苦耐劳的代名词,也不再甘于在条件恶劣、收入微薄、忍气吞声中工作。同时,他们也没有了忍受挫折、感受艰辛的耐心和毅力。他们身上的自我价值意识、权利意识前所未有地增强,日益重视城里人的眼神里是否包含着歧视,获得尊重、获得合理报酬以及安定的居住权,这些事关生存、发展的命题,早已成为新一代农民工不再忽略的“幸福指标”。天还是天,地还是地,走在乡村路上的人,却早已不是他们的父辈。

  应该说,这个开篇之作,体现了我们的最初设想,就是将新一代农民工所具有的精神风貌、群体特征“很响亮地喊出来”,他们是与前辈不同的“这一个”,通过一个普通农民工、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讲述着他们的生活历程,以及获得城市认可的不易。应该说,我们的主导思想,是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开篇选择的是一个外来农民工的“融合故事”,也为连续报道处理好新闻和评论的关系,以及二者如何分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后,我们将系列报道的编排有意识地与“事件”联系在一起,这样做,就是增强新闻性,使其不仅仅停留在没有时效的观念、事务探讨上,赋予系列报道以“新闻”的特质和真意。

记者吴珊,2005年9月6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二:

  《长沙农民工公寓为何无人入住》

  【新闻故事】截至到2004年9月1日,2004年年底就竣工的湖南省首个农民工廉租房小区--长沙江南公寓,仍没有一位农民工入住。这是些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公寓,是长沙市为百姓办的八件实事之一。记者发现,据此不远,就有从事道路改造的数百名农民工每天窝在闷热、肮脏的立交桥桥洞下过夜。据了解,路途遥远、出行成本高、申请入住条件苛刻等是农民工们住不进公寓的原因。而公寓每月空置费1万多元都由政府出。

  【新闻评述】《让微弱的声音响亮起来--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诉求》

  【评述视点】要让那些来自桥洞下、工棚里的声音再响亮一些,传得更远一些,让城市管理者和居民都能听到。新一代农民工大多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城打工并不仅仅是为了补贴家用、改善生计,很多人是为了“看世界,找机会”,因而,他们重视自身感受,并细算工作、生活中的成本,以此决定取舍。

  农民工公寓无人入住的新闻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即便有良好的初衷,因为与农民工的真实诉求存在差距,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长期以来,这些被视为边缘的群体,这些没有获得承认的城市新居民,他们的生存诉求有意或无意被人忽略。这使我们看到,虽然城里人与农民工可能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了解、沟通的路并不平坦,读来令人深思。除生存条件需要改善以外,农民工进城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子女入学问题,来自南京的稿子让我百感交集。

记者洪克非,2005年9月7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三:

  《民工子弟学校入驻高档小区遭抵制》

  【新闻故事】南京红山民工子弟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校舍拆迁,面临窘境。经教育部门协调,学校被安置到了东方城小区。出乎意料,这个“高档小区”部分居民予以抵制,有人投诉,民工接孩子把小区的路堵住了,有人说,自己花钱买高档小区,应该享受优雅、舒适的环境,民工子弟学校影响了其个人形象,也影响了小区形象。9月3日,红山民工子弟学校的一名学生给报社写信追问:“我们是不是真的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为什么一些叔叔阿姨看不起我们?”

  【新闻评述】《让平等的阳光照耀心怀--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渴望》

  【评述视点】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是人的解放和流动,而这种流动,让无数的农民工体会着亲人分离、天各一方的辛酸滋味。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携妻儿进城,这样既免除了骨肉分离之苦,又为孩子提供更有希望的成长环境。城市经济发展发展需要劳动力,农民工进城是一种必然。而父母与儿女生活在一起,是人的基本权利,天经地义,城市人不能仅仅以自己的需要为转移,“只要劳动力,不要孩子。”目前,对农民工困扰最大的,就是子女入学问题。让平等的阳光刺透歧视的阴霾,让孩子们露出真心的笑脸。

  说实话,编发这篇稿子时,我的眼里含着泪水,面对孩子稚嫩的声音追问,我想起了“我有一个梦想”,那个影响人类社会的著名演讲,因为它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为实现平等而努力的人们。制度安排的滞后,带来了真实的生活困扰,而比这种困扰更可怕的,是源自我们内心的傲慢与偏见。因此,这篇报道配发的评论中,我们说出了很久以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希望“让平等的阳光照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怀”。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到此,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既有新闻性,又表现了农民工所面临的真实困境,这组报道也体现出新闻性特稿的特点,这边在编发、配评论,那边,记者依旧在奔跑,不停地发回报道。这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进城务工人员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由此我们想到,如何认识一些已经获得鲜花和掌声的农民工,这些将“农民工”与“杰出”、“优秀”联系起来的人,与更广泛的农民工群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李想 记者郁进东,2005年9月8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四:

  《这一路,我走得很辛苦--一个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的自白》

  【新闻故事】周国允,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河南省安阳市人大代表,最初走进城市的时候,很快就病了,打了青霉素后屁股疼,坐在宿舍台阶上哭。还有一次,拇指指甲盖砸掉了,晚上睡觉时钻心疼痛,心想“哪怕要饭也要回家”。他参加了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等等建筑的建设,最终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辉煌。今年,评上“全国劳动模范”之后,他对记者说:“我很高兴,再也不会出现不办暂住证不敢上街的情况了。”“暂住证”、“收容遣送”等现象,成为很多农民工的心灵之痛。

  【新闻评述】《让成功的笑容不再凝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生感受》

  【评述视点】近年来,人大代表、劳动模范、杰出青年等这些参政议政以及表彰贡献业绩的群体里,逐渐出现了农民工的身影。应该说,这是对一个群体作出合理社会评价的晴雨表。但是,一些获得巨大荣誉的农民工,并不像很多成功人士一样,表现出对命运的感激、精神上的格外欣慰,相反,他们的笑容里,依然包含着沉重的生命感受。他们深知,获得成功的,仅仅是少数人,对于这一群体而言,大多数人的境遇仍不容乐观。针对农民工的限制、排斥的阴影仍然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受到重视、肯定和善待,体现着一种时代进步,应该对此感到鼓舞。这里,我们选取了一个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的样本,他所经历的心灵苦痛和生存艰辛,出乎我们的意料。正因为如此,让人对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产生了忧虑,振聋发聩。在写下了“农民工用长满老茧的双手、重负的双肩托起了现代化进程”这样的评价之后,我在想,充分展现农民工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既要提供真实的生存状况信息,也要引导人们面对、认识这些问题,探讨解决之道。记者何磊从广东发回了这篇报道,使我们的系列报道进入了新的阶段。

记者吴珊,2005年9月12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五:

  《员工委员会:实现权利的沟通实验》

  【新闻故事】广东一家制衣公司,进行着“员工委员会”实验,根据总经理张毅生的解释,就是由“员工代表将所在班组、车间工人意见和要求汇总起来,集中反映给公司领导”,工厂食堂问题、宿舍卫生问题、个别工序计件工资问题--由总经理倡导的“试图建立符合国情的劳资谈判机制”解决了一些问题,目前,实验还在进行之中。

  【新闻评述】《让理性的精神引导诉求--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

  【评述视点】权利意识的增强,是新生代农民工所体现出的群体特征和时代风貌。如何表现、表达这种权利意识?往往,人们习惯于情绪的宣泄、悲情的诉说,而不擅长用理性的光辉照亮沟通的道路;往往,人们更乐于寻找仗义执言的青天、懂得让步的开明人士,而不是诉诸合理、透明的法治程序。正因为如此,在平和、协商、谅解的气氛下,解决农民工权利问题的尝试显得弥足珍贵。目前,中国处于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增大,群体事件诱发因素增多,倡导平等、互利、协商意识,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以此满足不同利益群体,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农民工群体的诉求。

  社会弱势群体对权利与平等的诉求,无疑是真实而迫切的,但行进在时代进步大道上的跋涉者,基本责任与良知,更愿意理性地面对现实,所以,我们倾向于“让理性精神引导诉求”。而农民工城市求生所遭遇的碰撞、冲突也引起了我们深切的关注。石家庄市破获了一起抢夺案件,涉案的都是进城务工的青年,他们原本都是父老乡亲眼里的“乖孩子”,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涉嫌犯罪呢?记者何磊前往石家庄去探个究竟,我在想,如何面对“农民工犯罪”这样的问题呢?

记者何磊,2005年9月13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六:

  《“当最低生存维持不下去时,他们就可能铤而走险”乖孩子进城为何变成了抢夺团伙》

  【新闻故事】河北省元氏县殷村镇魏村将近20个年轻人,在石家庄打工期间,经常骑着摩托车,将一些妇女挂在脖子上的手机抢夺过来,被人们称为“飞车党”,当这一抢夺团伙被警方破获时,父老乡亲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因为,这些年轻人都是他们眼里的“乖孩子”。他们为什么走上涉嫌犯罪道路呢?21岁的农民工宋佩佩,进城之后,洗车、干杂活、做保安,又累又苦,面对城里人的优越生活,父亲劝他“认命吧,孩子”,他反问“凭什么要我认命呢?”四处碰壁,生计难以维持,这些年轻人就选择了“来钱快”的方式--抢夺。

  【新闻评述】《让人生的方向不再迷失--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观念》

  【评述视点】一些年轻农民工一分钱没往家寄,却经常向家里要钱。对此,父亲这样不解:“老一代农民工每月挣500元钱,养活全家,新一代农民工每月挣400元,养活不了自己。”租房、手机、上网、买烟等等费用,导致微薄的收入不够日常开支,经济状况甚至生存意义上的窘困局面在所难免。而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些城市的新居民,还没有适应、学会城市生活,在技能、竞争、选择方面,缺少优势,工资微薄,与自己的愿望相去甚远。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收入与消费的失衡,让他们无法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社会各界有责任帮助这群人,他们也有必要认识自己,早日适应他们向往的、不甘失去的城市。

  在这篇评论里,我提到了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农民工杀人事件,来自广西的农民工阿星,来自甘肃的农民工王斌余,他们杀人后,媒体更多地将焦点聚焦在他们的“原本善良”,似乎更愿意倾向于“杀人事出有因”、“责任全在社会”的道德逻辑。因此,既要追寻其中的欠薪、歧视、救济无力等社会问题,又要分析当事者的人生价值取向,找出问题所在,让人们对农民工犯罪有更清晰、更理性的认识。

  种种事实,种种现象,系列报道已经展示出新一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问题,那么,出路在哪里呢?在“找出路”的思路闪过脑际的时候,中国青年报驻吉林记者站记者彭冰报来线索,一名叫王晓桥的农民工自发申请建立农民工工会,获得了当地总工会的批准。这是来自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觉醒,恰好,中国青年报负责工会报道的记者刘声反馈消息说,全国总工会正按照中央部署,强化建立农民工工会,加强农民工维权。就这样,随后两篇报道,我们聚焦到农民工维权的制度安排、群体意识上。

记者何磊,2005年9月15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七:

  《王晓桥申请建立农民工工会捍卫权益湖北省云梦县总工会批准当地第一个农民工工会成立》

  【新闻故事】2002年5月,王晓桥和20多名同乡出外打工,最终得到的是一张集体工作欠条,随后,他怀揣欠条,从中央到地方,走了几十个部门,历经667天终于要回拖欠的工资时,才发现,自己搭在路上的钱比拖欠的工资还要多。“一场讨薪官司,把我的脑瓜子打清醒了。”他和伙伴们在家乡湖北省云梦县沙河乡申请建立农民工工会,获得了批准。2005年9月14日,他来到打工地吉林省扶余县总工会联系工作,作为“非农业化产业工人”,他来“找组织”了。

  【新闻评述】《让正义的力量不再缺席--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期待》

  【评述视点】是农民,他们离开了土地,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是工人,他们却没有城市户口,没有社会福利保障。受“身份模糊”困扰,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农民工如期拿到工资作出了巨大努力。但现实的复杂性和各种利益群体的博弈,使这些努力在操作层面被打了折扣。农民工权益受损,缺少群体意义上的维权干预,相当长一段时间,匡扶正义的力量、扶助弱者的声音常常缺席。“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维权组织。我们农民工主要靠工资养家糊口,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已经是产业工人的一员了。”这种认识与时代进步的节拍不谋而合,体现了冷静、积极的群体意识,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农民工们,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选择了一条直面现实、拥抱未来的群体发展道路。

记者彭冰,2005年9月16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八:

  《工伤不赔偿、工资拖欠,被视为劳资纠纷中的“火灾隐患”义乌市尝试破解农民工难题》

  【新闻故事】浙江省义乌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1997年开始,每年劳动纠纷、劳务矛盾案件超过万件。其中,70%得到解决,还有30%左右因为维权成本高、维权渠道不畅等原因得不到及时解决,出现过职工跳楼、老板被杀等恶性案件。当地政府将这些未能解决的劳资纠纷形象地比喻为“火灾隐患”和“定时炸弹”。为此,义乌市成立了职工法律维权中心,还有农民工自己的工会、工会主席,一些被欠薪、工伤折磨得走投无路甚至想采取极端手段的农民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新闻评述】《让希望的号角声更加响亮--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关怀》

  【评述视点】在劳资纠纷中,一方是老板,有权有势,工资多少,发与不发,福利几何,全凭他一句话。一方是农民工,无权无势,没有知识、没有依靠,面对拖欠工资、工伤不赔偿,只有自己品尝命运苦果。打官司,人力、物力、时间,农民工承担不起,找劳动部门,常常缺乏手段,帮不上、帮不了。因此,义乌市在农民工权益受损时,给出了一条制度表达和制度解决的路径。让农民工享有平等权利,改进维护权利的途径、机制、效率才是更重要的。

  正当农民工系列报道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看到了来自重庆的一则消息,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呼吁,要消除歧视,把农民工当作亲兄弟姐妹,用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因此,他建议市民不要再叫一些外来农民工为“棒棒”(当地方言),这一提议在当地引起了热烈讨论。我马上与中国青年报驻重庆记者站记者朱丽亚取得联系,她迅速采访,很快将稿子传了回来。一场讨论中产生的观念效应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报道。

记者刘声,2005年9月20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九:

  《92%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曾受歧视山城热议“棒棒”改名》

  【新闻故事】在山城重庆,出门就要上坡下坎的独特地势,催生了“棒棒”这一群体--他们是农民工的一种,扛着扁担,搭着两根麻绳,守候在街头巷尾。买了东西,大到家电,小到蔬菜,只要吆喝一声“棒棒”,马上有人应声赶到,接过东西,帮你搬运到目的地。9月14日,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市长王鸿举认为“棒棒”称呼是一种歧视,建议市民改掉这一称呼。有的市民建议改称“老乡”、“朋友”、“老师”、“力哥”等等。而重庆工商大学的同学交的一份暑期作业--《城市外来民工生存状况调查》中,农民工每天都要超长工作,还要面对异样目光--92%的被调查民工都认为城里人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歧视。

  【新闻评述】《让冷漠的眼神变得温暖--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环境》

  【评述视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城乡分离造成的身份不平等,改革利益调整中的不均衡,使得歧视就像冰山一样压在人们的心头,痛苦而无言,沉郁而坚韧。歧视,代表着傲慢与偏见,与平等、文明、进步的现代社会理念格格不入。不歧视,是平等相待、相互关怀的起点。我们盼望,面对弱势边缘群体的冷漠眼神变得温暖、融洽、亲切起来。这是不是一个平等、和谐时代即将来临的风向标呢?一边是历经陌生、猜疑、隔阂的过去,一边是平等、融洽、和谐的未来,转变的时机已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最后一篇,我们选择了山东青岛的一条农民工热线,创办者是来自陕西的农民工陈明钰。通过这条热线,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农民工生活境遇的变迁,它好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在历史、现实、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个群体的真实生存信息和图景。

记者朱丽亚,2005年9月22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之十:

  《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条件小陈热线映照打工青年生存景象》

  【新闻故事】2000年11月23日,全国第一条农民工免费法律维权热线--“小陈热线”在青岛开通。第一天接听电话31个,记录下了农民工反映的拖欠工资、工伤、遭非法拘禁、殴打等等内容。随后,这一热线听到了工作环境恶劣、劳动保障条件差造成健康伤害等等问题。5年过去了,这一热线接到电话2万多个,书写诉状450多份,帮助出庭诉讼170起,帮助讨要工资320万元。随着全国掀起清欠农民工工资的热潮,反映欠薪的电话越来越少,进行心理咨询、学习技术和相互聊天交流的电话逐渐增多。成为全国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的陈明钰这样告诉农民工伙伴:“建设城市,也学会做城市的主人。”

  这篇报道配发的评论《这梦想,很长,很远》,是整个系列报道的收尾之作,因而,采取了综述、寄语的方式,回望了系列报道开篇以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我们所能够关注、应该关注的重点事件、人物和问题。提出了“平等、进步的梦想,激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怀,在这一梦想之下,我们惟有分享阳光、分担风雨”(评论全文附后)。

  这一系列报道从策划到实施,历时3个月时间,先后有8名记者参与,发稿20篇,成为2005年度中国青年报为农民工这一现代化建设中作出贡献的群体命运、权益作出新闻记录的经典之作。由于论证到位,认识充分,使得整个系列报道读来或令人掩卷沉思,或感慨万千,或凄然泪下,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舆论,在改善农民工生存境况上形成共识。同时,这组报道充分尊重新闻规律,发挥新闻性专稿和评论分工、搭配的特点,注重新闻性,使得报道整体景观上既生动、鲜活,又不失凝重、深刻,是主题性新闻报道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需要我们新闻人更广泛、更持久的关注。

 记者郑燕峰,2005年9月23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头条

案例讨论

  1、新闻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配置评论,配置评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尝试性的为一篇报道配置恰当的评论或编者按语。


案例分析

  农民工报道的新探索

  --评中国青年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

  时下,“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媒体报道之焦点。2005年9月6日至23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七版“经济版”的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组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为名的专题新闻。其中新闻报道、新闻述评各10篇。该组报道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当代青年农民工的崭新形象,反映他们的生活状况、追求,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整组报道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农民工报道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文本分析

  该组系列报道共10篇,每篇以“报道+新闻述评”的形式刊出。标题如下(为方便行文,用[1]、[2]……等逐一编号):

  [1]《拥有北京户口的打工青年感叹:我们这代人很不同》(9月6日)

  [2]《长沙农民工公寓为何无人入住让微弱的声音响亮起来》(9月7日)

  [3]《民工子弟学校入驻高档小区遭抵制》(9月8日)

  [4]《这一路,我走得很辛苦--一位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的自白》(9月12日)

  [5]《员工委员会:实现权利的沟通实验》(9月13日)

  [6]《乖孩子进城为何变成抢夺团伙》(9月15日)

  [7]《王晓桥申请建立农民工工会捍卫权益》(9月16日)

  [8]《义乌市尝试解决农民工难题》(9月20日)

  [9]《山城热议“棒棒”改名》(9月22日)

  [10]《小陈热线映照打工青年生存景象》(9月23日)

  为了不使论述流于空泛,我们选取了“报道地域”、“消息来源”、“报道倾向”等五个角度,对报道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

  1、报道地域:有北京、湖南长沙、江苏南京、广东开平、河北石家庄附近村庄、湖北、吉林、浙江义乌、重庆、山东青岛。

  10篇报道所涉及的地域中,既有大城市,又有中小城市和小村庄。地域广泛且具有代表性,从而使得报道全面大方。

  2、消息来源:

  消息源和媒介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媒介叙事的内容、风格、立场。①②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组报道较多地从个人(民工)的视角出发,以普通人的生活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深入细致地描述民工的生存状态、面临的问题,从而使文章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系列报道中仅有的一篇官方消息源的文章(《义乌市尝试解决农民工难题》),也较多地穿插描写了小人物的遭遇、心路历程等。

  3、报道倾向:

  10篇报道恪守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客观详实地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成功与失败,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报道以问题性报道居多,其中有3篇是不折不扣的问题性报道([2]、[3]、[6]),对民工公寓无人入住、民工子弟读书受歧视、乖孩子的心理变化等问题,一一剖析,问题提得尖锐,但报道立足却是建设性的。另外,还有5篇报道也明显反映了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4]、[5]、[7]、[8]、[9]),如在《山城热议“棒棒”改名》一文中,虽然记者报道了重庆市长提议要改掉称农民工为“棒棒”的称呼,市民对农民工态度明显好转,但也指出,“92%的民工认为曾受到过歧视”。与此相似,其他文章在报道正面事件、现象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4、报道内容:

  10篇民工报道所关注的领域较为宽泛。在该系列报道配发的“新闻评述”中,论者将这10篇报道分别划定为农民工的“精神气质”、“生存诉求”、“人生感受”、“权利意识”、“生活观念”、“社会关怀”、“维权期待”、“时代环境”、“生活渴望”等方面。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报道主要涉及到民工的生活态度、民工的维权意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三方面。整体看来,该组报道对需要呈现的内容把握得比较到位,既抓住了当前的热点问题,又紧扣了民工形象建构的主要维度。

  5、民工形象:

  根据“民工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维权意识”,“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可以这样描述“新生代农民工”:

  (1)人生态度、价值观方面:新生代民工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已与老一辈民工截然不同。他们或积极乐观,敢拼敢做,凭自己的努力改变着世人的看法(如《我们这代人很不同》);或在取得成功之后,不忘奋斗的艰辛,致力于改善民工这一群体的生活境况,对社会的漠然表示不解(如《一个杰出务工青年的自白》);有的则“不肯认命”,想融入都市却缺乏基本的城市生活能力,眼光渐高却因最低生存条件得不到保障而铤而走险(如《乖孩子进城为何变成抢夺团伙》)。

  (2)维权意识: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已经苏醒,他们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深感维权之重要,从而走上了维权之路(如《王晓桥申请建立农民工工会捍卫权益》);或在社会组织的帮助下,结成委员会,理性、平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如《员工委员会:实现权利的沟通试验》)。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有自主想法,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我权益的群体。

  (3)社会环境:虽然前进之路如履薄冰,但社会对民工的态度慢慢变得理解和宽容,民工的待遇日益改善,权益开始受到尊重。主要体现在《义乌市尝试解决农民工难题》、《山城热议“棒棒”改名》、《小陈热线映照打工青年生存景象》等文章中。

  以上诸方面,可以视作“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刻画的三个基本点。以点带面,新生代农民工复杂多面的形象,在媒体上渐渐凸显出来。

  二、总结与反思

  在报道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该组报道无疑作了一些新的探索,有如下可供借鉴之处:

  1、展现农民工新形象。

  以往媒体上呈现的大多是农民工的负面形象,但《中国青年报》的这组报道,勾勒出了焕然一新的“价值观多元,积极,然而也存在许多问题”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体新形象,农民工不再被视为社会不稳定的罪魁祸首,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和生活期望。因此,这组报道有效地打破了关于农民工形象的“刻板成见”。

  2、平民化视角彰显人文关怀。在该组报道中,记者深入到农民工居住的工棚、偏僻的乡村,切身体验采访对象的生存环境,了解民工的心理和真实的生存状态,然后将所见所闻所感融入新闻,使新闻的感染力、震撼力大大增强。其次,报道以“个人”消息源为主,记者站在民工的立场上,重视对民工的心灵、情感和生命的关怀,宽容、同情、理解这一社会群体。此外,在报道语言方面,记者客观公正地勾画出民工的生存状态,基本没有挟裹有偏见或高高在上的语言,使得报道可读、易读,又有震撼力、感染力。

  3、问题性新闻发挥监督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10篇文章中有3篇是纯粹的问题性报道,直指问题,针砭时弊。其他的7篇报道,虽是客观记录性报道,甚至以正面的做法、案例作为报道主题,但也理性冷静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一个杰出外来务工人员的自白》的报道重点是,民工周国允成功了,但这种成功是稀少的,“大多数民工没有这么幸运”,记者时时不忘提及民工的苦难历程以及奋斗的艰辛。这种问题性报道占主导的做法,有力体现了媒体的监督作用。

  4、新闻策划较周详全面。

  以往的农民工报道中,媒体留给农民工的版面不多,报道力度也小,一般都是一些零星的不成体系的报道。报道领域比较狭窄,总是集中在“民工讨工资”等领域,没有全面反映出农民工的整体生存状态。

  这组报道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当代青年农民工的状况、追求,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在版面的设置上,“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在第七版“经济版”的头条位置刊发,使报道得以强势突出,且每刊发一篇报道,就辅之以相应的新闻评述。评述文辞优美、视野开阔、观点鲜明,进一步提升了报道的深度和感召力。

  作者:刘谦 刘丹 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新闻实践》2006-2

使用说明

本案例适用于新闻稿的配置一章,讲述如何为报道配置评论或编者按语。

附录

  附:

  这梦想,很长,很远

  --写在“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结束之际

  “有的在海水养殖场打工,由于缺乏防护措施,双手被严重冻伤;有的在鞋厂做鞋底,由于所用材料含有太多的苯,而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的在干面食活时被和面机绞伤手掌。”这是全国第一条农民工热线开通时,反映的真实信息,听着“拖欠工资”、“工伤”、“拘禁”、“殴打”这些关键词,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为之感伤。

  时光流逝,转眼5年,这一热线见证了农民工境遇改善的过程,也谛听着社会进步的足音。对此,开办者陈明钰感慨:“最初的作用是通过法律咨询来协调进城务工青年与城市的关系,现在协调更多的是他们的生活和方向性问题。”

  我们看到了这一群体面临的真实困境,也体会到他们的价值观、抱负,甚至缺点、不足。按照陈明钰的说法,“眼高手低,缺少技术,常常还没等到发工资,上月的钱就花完了。有的人在城市呆不住,农村又不愿回。”正是因为“浮躁、单调充斥着进城务工青年的生活”,所以,“有了委屈一般都压在心里,无处倾诉,一旦有导火索就可能爆发激烈的冲突,引发社会问题”。

  2005年,发生在农民工阿星、王斌余身上的被欠薪而杀人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反省和思考,农民工境遇触痛了敏感的社会神经,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的舆论焦点之一。“让外来务工青年走进城市、让城市更好地认识外来务工青年”--杰出务工青年陈明钰的这句话,为我们关注农民工问题,真实披露他们的境遇,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一个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现实问题,增添了更多的紧迫感和必要性。

  9月6日,我们推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第一声响亮的呼喊,来自拥有了北京户口的打工青年年雪飞的感叹:“我们这一代人很不同。”此后,我们的目光聚焦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说熟悉是因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充满生机、活力和挑战的经济领域,拷问公平、渴望进步的社会生活,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说陌生是因为,对这一群体,社会各界还缺少真正的沟通、了解,社会舆论还存在着种种偏差和片面的认识,咫尺天涯,心灵上距离遥远,往往会产生冷漠、隔膜,往往会带来寒风冷雨。

  在我们的笔下,在亲爱的读者--你们的视线里,展现了怎样的景象?这又是一群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曾经,我们是这样惊奇,东北农村青年年雪飞在“看门狗”、“臭保安”的不屑言语里,通过努力获得了周围人的承认,获得北京市户口。

  曾经,我们是这样不解,长沙市建成的花园式农民工公寓,竟然无人入住?距此不远,几百名农民工就在肮脏的桥洞下过夜。距离远、出行成本高、申请条件苛刻,让人望而却步--得知了这样的原因,该不该为忽视了农民工的诉求而反思呢?

  曾经,我们是这样无奈,南京红山民工子弟学校的1000多名民工孩子,遭到了“高档小区”居民的冷眼,说民工的孩子“影响了小区形象”,面对孩子天真的眼神和追问,究竟谁该感到羞愧?

  曾经,我们是这样凝重,当一些杰出外来务工青年获得鲜花、掌声的时候,他们念念不忘、屡屡提及的是更多农民工兄弟的艰辛遭遇,多少人曾经被暂住证、收容遣送等等深深困扰。成功者的辉煌背后,有更多人的心悸和神伤。

  曾经,我们是这样理性,当广东的一家工厂里出现了“员工委员会”,试图在老板的支持下,建立起劳资双方的沟通渠道,我们对平和、协商、谅解的气氛给予了更多的期许。

  曾经,我们是这样悲愤,宁静淳朴的山村,天性善良的乖孩子,在城市求生的碰撞中,走向了犯罪,我们由此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和丑陋,也看到了他们自身的不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收入与消费的失衡,证明着他们还没有学会城市生活,却迷失了自己。

  曾经,我们是这样鼓舞,农民工王晓桥怀揣欠条,经过667天奔波,拿回的工资抵不上他讨薪的付出,由此产生了一种觉醒,他和伙伴们申请建立农民工工会,并获得了批准,使我们认识到,维护弱势群体权利需要群体力量参与博弈,以此匡扶正义、扶助弱者。

  曾经,我们是这样忧虑,面对工人跳楼、老板被杀的极端事件,迫切需要农民工维权的组织表达、制度解决路径,在给予他们平等权利的同时,社会需要改进维护权利的途径、机制、效率,制度的关怀才是最大的关怀。

  曾经,面对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倡议的“棒棒”改名,面对92%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曾受歧视的现实,我们由衷地期待,克服内心存在的傲慢与偏见,面对弱势边缘群体的冷漠眼神能变得温暖、平和、亲切起来。

  我们深知,这一改变冲击着高大与卑微的积习和观念,在冷峻的目光注视下,前行的每一步都会步履艰难,歧视和悲愤袭来时,我们的眼里不能不噙满泪水,但请相信,平等、进步的梦想,激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怀,在这一梦想之下,我们惟有分享阳光、分担风雨。这梦想,很长,很远,正在时代的天空中飞翔。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综合新闻部副主任)